三国争霸曹操胜出,司马懿是怎样一统天下的?(司马懿和曹操谁赢了)
一,三国争霸曹操胜出,司马懿是怎样一统天下的?
知进退,活的时间长,司马懿做为谋臣对时机的把握那是真好!
![](https://img.youxica.com/game_detail/cffb2202502132343069347.png)
二,曹操屡战失利,司马懿又如何为他分忧?
三国里面,司马懿对司马师和司马昭说过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不知各位可曾听?
下为百度所查
明帝托孤
原本朝廷让司马懿便道往镇关中。但当到达白屋时,有诏书召他火速回京,三日之间,诏书五至。
魏明帝
手书说:“间侧息望到,到便直排阁入,视吾面”。据说,司马懿在襄平时,曾梦见魏明帝枕在他膝上,说:“视吾面。”他俯视,见魏明帝面有异色。如今一见诏书此语,大惊,乘追锋车昼夜兼行,从白屋到京城,四百多里,一夜而至。至则径人嘉福殿内御床旁边,满眼流泪,指问疾病。魏明帝拉着他的手,目视太子齐王,说:“以后事相托。死乃复可忍,吾忍死待君,得相见,无所复恨矣。”(《三国志·魏书·明帝纪》为“吾疾甚,以后事属君,君其与爽辅少子。吾得见君,无所恨。”)[14]当天,魏明帝去世。时为公元239年(景初三年)正月。齐王
曹芳
年仅八岁,司马懿乃与大将军曹爽
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。齐王即位,司马懿任侍中、持节、都督中外诸军、录尚书事,和曹爽各统精兵三千人,共执朝政。曹爽欲排挤司马懿,想让尚书奏事先通过自己,以便专权,向天子进言,改任司马懿为
大司马
。朝臣们认为以前大司马,有好多都死在任上,不吉,于是任命司马懿为没有实权的太傅
,像萧何那样,入殿不趋,赞拜不名,剑履上殿。[34]退敌征吴
正始二年(241年)四月,吴帝孙权分兵四路攻魏:卫将军
全琮
率军数万出淮南
,威北将军诸葛恪
攻六安
,前将军朱然
攻樊城
,大将军诸葛瑾攻祖中。五月,吴将全琮入侵芍陂,朱然、孙伦围攻樊城,诸葛瑾
、步骘
侵掠柤中,司马懿自请出兵往讨。朝臣认为,敌兵远来攻坚,当待其自破,司马懿则说:“边城受敌人侵扰而大臣安坐庙堂,会使疆场骚动不安,众心疑惑,这是社稷的大忧患。”六月,司马懿统军增援,司马懿知南方暑热低湿,大军不宜持久在此,先派轻骑挑战,朱然不敢动。于是,便休养土卒。检选精锐,招募勇士,发布号令,摆出攻城的架势。吴军惊惧,连夜撤退。在三州口(荆、豫、扬三州),为魏军追及,吴军被歼万余人,船舰物资损失甚多。而进攻六安、柤中的吴军亦无功而还。[35] 七月,增司马懿食郾[yǎn]、临颍
,前后共四县,食邑万户,子弟十一人皆为列侯
。司马懿功勋德望日渐盛大,然而却更加谦恭。司马懿认为太常常林是同乡长者,见了他总要下拜。常告诫子弟们说:“盛满是道家所忌的,春夏秋冬尚且往返推移,吾有何德能居此高位。减损再减损,或可以免于祸啊!”[36]此前,吴国派
诸葛恪
屯驻宛城
,边人深以为苦。司马懿要率兵攻之,议者以为诸葛恪占据坚城,广有粮谷,孤军远攻,救兵必至,那时进退失据,未见其便。司马懿却说:“贼所擅长的是水战,今我攻其城,以观其变化。贼若用其所长,弃城奔走,这是我们预定的目的。贼若敢固守城池,湖水冬浅,船不能行,救兵必弃船就陆相救,这就要进行他们不擅长的陆战,这对我们是有利的。”[37]正始四年(243年)九月,司马懿率军出征。军队到达舒城,
诸葛恪
[kè]果然焚烧积聚,弃城而走。司马懿又巡视淮北屯田区,提拔农家子弟邓艾
主持屯田。[38]诛灭曹爽
正始五年(244年)春,大将军
曹爽
欲立威名,不听太傅司马懿劝止,力主伐蜀,魏帝从之。结果为蜀前监军、镇北大将军王平
所败,魏军被阻于兴势,后方也军粮供应不上,牛马骡驴大量死亡,蜀涪县及费祎
[yī]援军亦相继到达。曹爽见不能胜,被迫听从司马懿的劝告,于五月率大军退还。遭蜀军截击,魏军苦战,始得退回,失散、伤亡甚众。[39]正始六年(245年)八月,曹爽废置中垒、中坚营,把两营兵众统交他的弟弟
曹羲
率领,司马懿援引先帝旧例制止,曹爽不听。[40] 正始七年(246年)正月,吴兵入侵柤中,有万余家百姓为避吴兵,北渡沔水,司马懿认为沔南离敌太近,倘若百姓奔还,还会引来吴兵,应该让他们暂留北方。曹爽不同意,说:“现在不能在沔南修城守地,反而让百姓留沔北,这不是长远之计。”司马懿则说:“这话不妥。放在安稳之处所则安稳,放在危险之处所则危险,人与物都是如此。所以兵书上说‘成败在于形,安危在于势’。形势是驾驭众人的关键,不能不审慎对待。假设吴贼以二万人防守沔水,三万人与我沔南诸军对抗,一万人猛攻柤中,我们怎么去援救呢?”曹爽不从,驱令还南。吴兵果然击破柤中,所失百姓,数以万计。[41] 曹爽的行为不但违背了顾命大臣应有的本分,也使魏国国力衰退,不少有志之士颇感不安,希望司马太傅主持公道。并州刺史孙礼
就去和司马懿抱怨,司马懿安慰他说:“且止,忍不可忍。”[42]正始八年(247年),曹爽用心腹
何晏
、邓飏
、丁谧
之谋,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,一时曹爽兄弟“专擅朝政,兄弟并掌禁兵,多树亲党,屡改制度”。五月,司马懿伪装生病,不问政事。正始九年(248年)三月,黄门
张当
把内庭
才人
石英等十一人送给曹爽,曹爽、何晏乘机与张当勾结,谋危社稷。曹爽及其同党也担心是司马懿装病。同年冬,河南尹李胜
要到荆州任刺史,行前去拜望他。司马懿假装病重,李胜出来后对曹爽说:“司马懿已像尸体一样,卧床不起,只有残余之气,形神已经分离,不值得忧虑了。”以后又说:“太傅不能康复,令人忧伤。”所以曹爽等对司马懿未加戒备。[43] 而司马懿表面装病,实际上也在暗中布置,准备消灭曹爽势力。嘉平
元年(249年)正月,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,大将军曹爽、中领军曹羲、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。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,请废曹爽兄弟。当时,司马师
为中护军,率兵屯司马门,控制京都。司马懿列阵,经过曹爽门前,曹爽部将严世登楼,引弩欲射,孙谦拉着他的胳膊阻止他说:“事未可知。”大司农桓范
出城去投曹爽,蒋济担心道:“智囊往矣。”司马懿则说:“范则智矣,驽马恋栈豆,爽必不能用也。”司马懿召司徒高柔
假节行大将军事,管领曹爽军营,对他说:“君为周勃矣。”召太仆王观
行中领军事,统摄曹羲军营。[44-45] 司马懿自率太尉蒋济等勒兵出迎天子,驻扎在洛水浮桥。派人上奏章给皇帝陈述曹爽之罪。[46]曹爽扣住奏章,把曹芳留在伊水之南,砍伐树木建成鹿角,征发屯兵数千人以自守。桓范劝曹爽挟持皇帝到许昌去,发文书征调天下兵马勤王。曹爽果然疑惑,不从其计。反而夜遣侍中
许允
、尚书陈泰
去见司马懿,探听动静。司马懿乘机数说曹爽的过失,让他早来服罪。接着又派曹爽的亲信殿中校尉尹大目
去对他说,朝廷只是免他的官职,并以洛水为誓。同时,他还让蒋济写信给曹爽,称自己只是想将他们免官,劝告他尽早交出权力投降,可以保他们爵位富贵。曹爽欲信其言,桓范等人从晚上一直劝到第二天黎明。结果,曹爽投刀于地,说:“司马懿正当欲夺吾权耳。吾得以侯还第,不失为富家翁。”桓范哭说:“曹子丹佳人,生汝兄弟,犊耳!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。”[47] 于是,曹爽请免职,随曹芳回京。曹爽兄弟一回府,即被司马懿派兵包围。司马懿违背诺言,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、丁谧、邓飏、毕轨
、李胜、桓范等,并灭三族;但对曹爽门下的二流人物,司马懿特别宽大处理,如鲁芝
,辛敞
,王沈
等人,后来还有人成为晋朝新贵。架空魏室
同年二月,曹芳任命司马懿为丞相,司马懿固辞
丞相
之职不受。十二月,诏命加九锡之礼,朝会不拜,司马懿又固辞九锡
。[48]嘉平二年(250年)春,曹芳命司马懿在洛阳立庙。司马懿久病,不任朝请,每遇大事,天子亲自到他府中去征询意见。
司马懿诛曹爽,导致曾为曹爽笼络升为
车骑将军
、开府仪同三司
,后又升为司空
的王凌
心生不满,与侄子令狐愚
图谋废黜曹芳,立楚王曹彪
为皇帝。还未行动,令狐愚便已死亡。嘉平三年(251年)正月,王凌借口吴人塞
涂水
,请求出兵征讨。司马懿知其阴谋,不令兴兵。并于四月亲率中军讨伐王凌。司马懿故技重施,先下赦书赦免王凌之罪,写信安慰他,但不久大军突至。王凌自知势穷,便独自乘船迎接,派属官王或请罪,送上印绶、节钺。司马懿军到武丘,王凌在水边自缚等待,说:“我如有罪,公可用半片竹简召回,何苦亲自来呢?”司马懿说:“因为君非折简之客啊!”说罢,命将领率六百人马想把王凌解送洛阳。
王凌
向司马懿要棺材上的钉子,想试探一下司马懿想不想杀自己,司马懿命手下人找来送给他。五月,王凌到项城,绝望,服毒而死。司马懿进军寿春,参与王凌之谋的人都出来自首。司马懿推知其事,凡牵连在内的一律诛灭三族。派人挖开王凌、令狐愚的坟墓,在附近的市上,剖棺暴尸三天,然后,烧掉他们的印绶、官服埋于土中。司马懿最终逼楚王曹彪自尽,并趁机把魏之王公全部拘捕,放置
邺城
,命有司
监察,不准他们互相交结往来。[49]去世辞封
曹芳策命司马懿为相国,封安平郡公,孙及兄子各一人为列侯,前后
食邑
五万户,封侯者十九人。司马懿固辞相国
、郡公
之位不受。[50]嘉平三年八月
戊寅
(251年9月7日),司马懿在洛阳去世,享年七十三岁。当年九月庚申
,司马懿被葬于河阴首阳山
,谥文贞,追封相国、郡公,司马孚秉承他的遗愿,辞让郡公和殊礼,遗命简葬,作顾命
三篇,敛以时服,不树不坟,不设明器。谥号后改为文宣。但《三国志》[51] 和《晋书·文帝纪》[52] 均记载谥号为“宣文”,故多以后者为准。同年十一月,有司奏请将各位已故功臣的灵位置于魏太祖庙中,以配享祭祀,排位以生前担任的官职大小为序。太傅司马懿因位高爵显,列为第一。[53]司马昭封晋王后,追封司马懿为
宣王
;咸熙二年(265年),司马昭
之子晋武帝司马炎
受魏禅,给司马懿上尊号为宣皇帝,称其陵墓为高原陵
,庙号
高祖。[2]总结:以上内容就是游戏叉提供的三国争霸曹操胜出,司马懿是怎样一统天下的?(司马懿和曹操谁赢了)详细介绍,大家可以参考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