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手游资讯 > 西游中算命先生袁守诚泄露了天机,为何却是泾河龙王被砍头?(西游记中算命先生袁守城是谁)

西游中算命先生袁守诚泄露了天机,为何却是泾河龙王被砍头?(西游记中算命先生袁守城是谁)

西游中算命先生袁守诚泄露了天机,为何却是泾河龙王被砍头?

一,西游中算命先生袁守诚泄露了天机,为何却是泾河龙王被砍头?

《西游记》中,关于袁守城与泾河龙王的算命事件,看似一件意外,实际上是更大的大神在背后早有安排,大神下了一局很大的棋,无论是袁守城还是泾河龙王,甚至是唐太宗、魏征等人都只是其中的棋子而已,要说明这个问题,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事件过程:

作为算命大师的袁守城先是在长安西城开了一个算卦摊子,因为算卦算的特别准而生意兴隆。有名渔夫就每天找袁守城算卦,袁守城告诉他每天在哪儿撒网,在哪儿抛钩就定能收益丰厚,渔夫按照他的指点果然一打一个准,次次都满载而归。但渔夫也贪得无厌,打了一条又一条,打到的数量达到了令泾河龙王恐慌的地步。为了解决这个危机,泾河龙王便化作了人形,找到渔夫问明了缘由。

其实对于泾河龙王来说,除掉这名渔夫并不难,但即便当场杀了这名渔夫也无济于事,因为知道打渔诀窍的袁守城还在,即便渔夫被他除掉了,明天袁守城还可以教另一名渔夫打渔,这样的话他的泾河就永无宁日了,要想彻底解决问题,就要解决袁守城,于是泾河龙王便找到了袁守城。

一见到袁守城,泾河龙王便要袁守城给他算第二天的天气,从当时的情况来说,如果袁守城不接他的卦,泾河龙王就会说袁守城是骗人的,就可以发飙砸了袁守城摊子。所以袁守城要保住自己的算命摊子,就只能接过泾河龙王的卦。接过卦后,袁守城算了一下,认为第二天会下雨,还算出了下雨的时辰以及降雨的点数。听了这话,泾河龙王便说,如果第二天袁守城算对了,他就送袁守城50两黄金,如果袁守城算的不对,他就发飙砸了袁守城的摊子,把袁守城赶出长安城。这里泾河龙王的目的很明确,就是要让袁守城在长安城消失。

回到龙宫的泾河龙王认为自己胜券在握,他让袁守城算天气其实也是给袁守城下了套的,因为龙王管的就是天气,袁守城跟他打这个赌,泾河龙王认为自己是稳赢的。不想就在泾河龙王得意的时候,天庭下了圣旨,要他在第二天降雨,时辰、点数竟然与袁守城说的没有丝毫差别。本来是为难袁守城的,不想却为难了自己,如果按照天庭的旨意降雨,他就输给了袁守城,泾河危机继续。如果不按照天庭的旨意降雨,他就违背了天庭的旨意,会被天庭处以死刑。

面对这个两难选题,泾河龙王最终为了赢下与袁守城的赌局,故意拖延了降雨的时辰,少了点降雨的点数,本以为这点小伎俩不但能骗过玉帝,还能赢下与袁守城的赌局,不想却弄巧成拙,被天庭察觉,难逃一死。无奈之下泾河龙王只得委曲求全,求袁守城给他指一条生路,袁守城便告诉泾河龙王,执行死刑的会是当朝大臣魏征,泾河龙王就只能找唐太宗李世民出面,毕竟李世民是皇帝,魏征是大臣,大臣总得给皇帝面子,或许能饶过泾河龙王一命。

于是泾河龙王便找到了李世民,李世民也答应帮泾河龙王一把,便在行刑的当日叫住魏征与自己下棋,李世民认为只要在行刑的时候叫住魏征,不让魏征行动,魏征就无法行刑,泾河龙王就能逃过一命。却不想魏征在与李世民下棋的时候睡着了,在梦里魏征把泾河龙王给斩了。

冤死的泾河龙王到了阴间就告了李世民,李世民夜夜被鬼魅纠缠,很快就病入膏肓,到阴曹地府走了一遭。幸好李世民在阴间得到了酆都判官崔钰的帮助,才历经各种艰险回到了阳间,不过在地府中,李世民也遇到了他早年在征战中杀死的众多冤魂,尤其是玄武门之变中杀死的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冤魂,更是令他胆寒。按照地府的规矩,如果没有冤魂控告李世民,那么李世民就能安享33年的帝位,如果冤魂太多,那么李世民就会折寿。

▲李世民的阴间游也是在如来、观音的计算之内

PS:在《西游记》中,李世民本来只有13年皇帝的命,崔钰在一十三年下面添了两画,变成了33年。而按照历史来说,李世民实际上当了23年的皇帝。

回到阳间的李世民便想赶快超度那些冤魂,好让自己能坐满33年的帝位。要超度亡魂,就要按照崔钰的嘱咐,举办水陆大会。水陆大会毕竟是为了延长自己寿命的,所以唐太宗也不敢怠慢,就搞了个国家级的水陆大会,把全国所有知名的僧人都请到了现场,这其中自然就有当时已经极具盛名的唐僧了,唐僧因其出众的佛学才华,很快就得到了李世民的青睐,两人结为了异姓兄弟。

观音也化作僧人来到了水陆大会的现场,公开叫卖他那平淡无奇的袈裟和禅杖,价格还出奇的高,袈裟五千两,禅杖二千两,这个价格迅速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,李世民便买下了袈裟和禅杖赠予了唐僧。唐僧在穿上袈裟和禅杖后这两件宝物马上就大放异彩,观音也在这个时候显出了本尊,告诉唐太宗水陆大会所使用的经文都不是真经,只有真经才能真正超度那些阴间的亡魂,要想获得真经就要去西天取经,说完便走了,于是唐太宗就派唐僧去西天取经,《西游记》故事的主线也就此展开了。

▲整个事件,实际上如来是决策者,观音是执行者

这便是袁守城与泾河龙王算卦事件的经过,整个事情其实都是如来和观音安排的,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,那就是将佛教势力传播到中土大唐。

在《西游记》的世界中,佛教势力一直在西方,而中土大唐向来是玉帝为首的天庭的势力范围,要想将佛教势力发展到中土大唐,自然就需要费一番功夫了。明着派人跑到大唐传教是不行的,这样就会与天庭直接发生冲突,要想传教到大唐,就要让大唐自己心甘情愿地接受佛教的传播,而佛教在大唐的最佳推广人自然就是大唐的皇帝李世民了。

▲李世民是佛教在大唐传播的最佳推广人

而要让李世民心甘情愿地传播佛教,关键又在于袁守城。

我们再看看事情的经过,袁守城为什么要教渔夫打渔?其实他知道渔夫肯定会贪得无厌,人性本来就如此,打了100斤鱼就会想要打200斤鱼,打了200斤鱼就会想要打300斤鱼,人性的贪婪如果没有制约,就会无限放大,所以渔夫打渔的行为就必然会引起泾河龙王的注意,那么泾河龙王就肯定会找袁守城的麻烦。

泾河龙王找到袁守城,正中了袁守城的下怀,他知道泾河龙王要赶走他,而赶走他最好的办法就是跟他打下雨的赌,在这个过程中袁守城确实也泄露了天机,道出了下雨的具体时辰和点数,不过他也料定泾河龙王肯定会在下雨的时候做手脚,因为这个赌局泾河龙王是输不起的,一旦输了袁守城就会继续教渔夫打渔,泾河龙王的水族就迟早会被打得一干二净,保护不了自己的族人,他这个龙王也就当不成了。所以泾河龙王只能选择赢下赌局,为了赢下赌局泾河龙王就要犯天条,就会被天庭处斩。

而在泾河龙王知道自己犯了大错后,袁守城便“指了条生路”给泾河龙王,要他去找李世民,由此将李世民拉进了棋局,这些其实也在袁守城的计算之内,人到了临死的时候必然会抓救命稻草,袁守城要泾河龙王去找李世民,泾河龙王是没有选择的。

当然李世民会进入这盘棋,主要是因为他有黑历史,他在打下大唐江山的过程中曾杀人无数,连自己的亲兄弟都没放过,阴间自然是有很多找李世民索命的冤魂了。那么怎么把李世民导进阴间又不惹人注意呢?那就要借助一个冤魂,这个冤魂就是泾河龙王的冤魂,把泾河龙王变成冤魂的便是袁守城了。

▲整个事件中,袁守城的作用是拉李世民下水

所以在理解了如来和观音下的整盘大棋,理解了袁守城的作用后,我们其实会发现故事一开始,泾河龙王就已经注定难逃一死了。袁守城确实在算卦的时候泄露了天机,但这其实是如来和观音一盘大棋中的一环,包括“泄露天机”也是一个必须的流程,不但袁守城泄露了下雨的天机,还泄露了龙王死刑执行人的天机,能知道这些天字号秘密的,会是一般的算命先生吗?

而且在《西游记》中,我们也知道一个规律,遇到妖怪如果没有后台,孙悟空会一棒子打死,遇到有后台的,无论犯了多大的罪行最后都会被饶过一命,在这里袁守城的后台就不言自明了,是如来和观音,是整个佛教势力,袁守城自然就不会有事了。而可怜的泾河龙王从一开始就被算计是要冤死的,自然就被魏征给斩杀了。

二,西游记里算命的袁守诚是谁

在西游记中,泾河龙王与算卦的袁守诚之间那个赌约算是非常出名了,一个相师能够把玉帝的旨意算的清清楚楚,最后一位司雨大龙神被砍了头,这结果可谓是惨上加惨,为什么泄露天机的袁守诚一点事都没有,反而是泾河龙王被砍头?我们今天就来解读一下这里面的秘密。
常言道,天机不可泄漏。但西游中有个特例,算命先生袁守诚不仅连玉帝的消息都敢传,还把处罚信息透露给当事人,严重违反了天庭保密原则,可最后他却平安无事,河龙王虽然违反了天条,但以前鲜有人因为行雨获罪,东海龙王数次降私雨为孙猴子办事尚且没有受到任何纪律处分,何况泾河龙王这次只是在执行上打了折扣。
袁守诚怎么知道泾河龙王就被判处死刑?透过西游记,我们可以了解到,天庭的内部纪律检查系统相当落后,不少公职人员在人间犯案很久了,天庭也并不知晓(比如奎木狼擅离职守十三年)。泾河龙王刚刚违规降完雨就来找袁守诚晦气,这会子上峰肯定还不知道他搞了小动作,就算有人举报,等调查取证走完程序作出判决都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。
可是袁守诚此刻不但知道他被判处死刑,而且连行刑的武警是哪个都晓得了。这个好比一个城管执法过程中打伤一个小摊贩,小贩当场就对他说:你因为故意伤害罪与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多少年,将被关在某某监狱x号房,看管狱警是某某某。这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故事,都是巧合?还是早有预谋?背后是否有人主使呢?
表面上看是袁守诚精通卜卦,能算出玉帝旨意,而泾河龙王愚蠢至极,自寻死路。然而实际上却并没有那么简单,因为凡人怎么可能揣度到玉皇大帝的想法?这不但威胁到天庭在三界的统治,也不符合神魔小说一贯的世界观。实际上,是泾河龙王做了某些事情(由于原著没有交代,不好推测具体是什么事),得罪了玉皇大帝,玉皇大帝动了杀心,但一直苦于没有正当的借口,直到龙王与袁守诚定下赌约。
对于降雨时辰和点数,泾河龙王是有独立的决定权的。只要不是出于特殊原因,他的顶头上司玉皇大帝不会干涉。要是每次降雨都是玉帝下旨的话,他是不可能那么信心满满地去跟袁守诚打赌的。其实袁守诚也只是个普通的相士,他可能懂得一点天气变化的规律。面对一个来砸场子的人,自然不能输了气势,所以也打肿脸充胖子,自信满满地接受了挑战,掐算出时辰和点数。
本来袁守诚是一定会输的,但他也不在乎,从古至今就没有哪个算命的是能在一个地方扎根工作一辈子的,摊子被砸了他依然可以换个地方混饭吃。然而这件事却给了玉皇大帝一个绝佳的机会,于是他特意下旨,时辰和点数完全依照袁守诚的说法,目的就是要激龙王犯错。这场雨对于长安地区来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,如果不是玉帝别有用心,何必为这么点鸡毛蒜皮的事下圣旨呢?
玉帝就算准了泾河龙王争强好胜,必然会更改时辰和点数。这里就又有一个问题了,既然违背了玉帝旨意是会犯下死罪的,那么龙王怎么敢这么做呢?按常理说,没有人会为了赢一个赌约赔上自己的老命。这就说明其实天庭的监察是很松散的,小小地改动一下,是不那么容易被发现的,即使发现了也不怎么会追究。比如说崔判官擅自给李世民加了二十年阳寿就屁事没有。
就算他是算命功夫了得,为何又敢随便泄露天机?因此,算命先生的话不仅我们不相信,泾河龙王也是不相信的。但是,当他回到龙宫时,天空突然有玉旨到,内容居然和算命先生说的一模一样!但这时泾河龙王还不知道是个圈套,仍一意孤行,私自改了下雨时辰和雨量,最终导致触犯天条,被斩首示众。
相信泾河龙王至到死,都想不通这算命先生为何这么神,不仅算到下雨,而且他刚去掀人家摊子,人家就知道他肯定要在剐龙台上挨一刀。他为何这样神?究其原因,就是因为是泾河龙王的上司想要他死,才配合着袁守诚演了这出戏,要不然以袁守诚的本事,能够算得出玉帝的想法?

三,西游记中袁守城算命是哪一集

泾河龙王的死是上天安排。袁守诚给渔夫算命,渔夫按算命先生的指点捕鱼,网尽了泾河龙王的子孙。泾河龙王怀恨袁守诚,以行雨的事情请袁守诚算命。袁守诚算准了下雨的时候,并说出了雨量大小“城内洒灰尘、城外三寸三”。泾河龙王接到天庭旨意,与袁守诚所讲一差半句。泾河老龙王耍小心眼,来了一个“城外洒灰尘,城内三寸三"。城外农田需要雨水,无雨形成干旱,城内雨量大,形成涝灾。龙王成了害人精,变成了囚犯。龙王可以不改雨量改行雨时辰,蠃袁守诚。偏偏改雨量,祸害人间,触犯天条,以致千刀万剐。袁守诚是玉帝变化,下界体察民情,泾河老龙王索要人间礼物被玉帝抓了把柄。袁守诚泄不泄漏天机都无罪,而泾河老龙王犯了死罪。所以,受诛者,泾河老龙王。

四,西游记里的袁守城算不算泄露天机

外行人答一答,有错误欢迎指出,但是别撕别撕。蟹蟹


首先我们需要来理一下这件事情的发展。


整件事情的导火索是上图这位看起来和蔼可亲的渔夫老大爷。

这位老大爷得到术士袁守诚的指点,每天固定时间到泾河某处打鱼。本来这件事情看起来十分合理,公平买卖,我赠你钱财,你指点我打鱼,太正常不过了。坏就坏在这位老爷子贪得无厌,打过一条又一条,打鱼的数量竟然多到了令泾河守卫恐慌的地步,不得不将这件事情报告给主管泾河的龙王。

龙王大怒,当即要提宝剑前往京城诛杀袁守诚。一直到这里,我个人认为,除了脾气火爆,泾河龙王这边是没有问题的。他作为龙王,职责便是管理泾河水域,保护泾河的生灵。而打鱼老爷子的行为却对泾河生灵产生了巨大的威胁,龙王作为泾河的管理者,他有义务也必须去处理这件事情。

龙王暴怒要去斩杀袁守诚。这时整件事情的一个不起眼却控制整个事情导向的人物出现了。他就是泾河龙王的大儿子,也是剧中霸占黑水河,强娶黑水河公主的河妖。当然这时他还是泾河大太子。

这位大太子见自己父亲要去找袁守诚算账,就提议先去打探真相。其实从这里的对话可以看出虽然泾河龙王脾气火爆,但是却是恪尽职守,会为了泾河子民去斩杀袁守诚,会为了避免惊吓到长安百姓不以真身出现。从这方面来讲这位龙王还是很单纯的,只可惜,他有一个致命点——太过冲动,没有智慧。那没有智慧的管理者是如何来管理整个泾河,并且将它治理的尚可的呢?从对话中来看,应当是龙王的几个儿子,尤其是大儿子,充当了智囊团,暂时填补了龙王智商欠费的短板。当然这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。

经过打探,果真是因为袁守诚的黄岐之术,于是泾河龙王化身白衣秀士亲自去找袁守诚评理。

(这是秀士)

(这是袁守诚)

一番较量之后,龙王与袁守诚打赌第二日的降水时间、降雨多少,否则便要怎样怎样。可以说此时的龙王与袁守诚都是极为自信的。龙王自信眼前的凡人不过尔尔,算的了人命,算不了天机;袁守诚自信自己的卜算上知天命,下知地理。锋芒毕露,两虎相争,必然是两败俱伤。只可惜他们此时谁都没想到这个道理。


龙王回宫后玉帝传来旨意,命龙王某时某地降水多少,竟然和袁守诚所料的分毫不差。此时的龙王真的是崩溃了。

(懵逼又崩溃的泾河龙王)

崩溃的龙王已经明确的知道自己的FLAG要狠抽自己的脸了,只是这时想到自己泾河子孙的将来难免悲伤绝望。其实从这里可以很明显的看出,泾河龙王一直都以为过度打鱼的渔夫与袁守诚是一伙的,他甚至有可能认为是袁守诚授意渔夫要至泾河水族于死地的。其实这可以说是一个天大的误会。并且面临这么大的危机,泾河龙王作为臣子却完全没有想到要将这件事情上报天庭,请玉帝派人解决。不知道这算是个bug还是另有含义。

见到自己父亲悲痛崩溃,身为智囊团主席的大太子开始发光发热了,只可惜这次他化身猪队友,贡献了一个看似聪明绝顶,实则愚蠢之极的主意。聪明的太子队友建议父亲阳奉阴违,偷改玉帝旨意以赢得赌局,并且自以为是的认为玉帝不会知道。

本来儿子为父解忧是没有问题的,只是这次是头脑假聪明的儿子遇上智商真欠费的父亲。前面咱们说过,泾河龙王脾气火爆却没什么智慧,泾河治理的尚可与自己的儿子智囊团有很大的关系,所以这次傻白甜老爹带着一脸“虽然没听懂,但是感觉儿子好厉害”的懵逼式表情天真可爱地给自己寄了张死亡通知单。

(一脸“虽然没听懂,但是感觉儿子好厉害”的泾河龙王)


降雨后,傻白甜龙王开始来摘取自己的“胜利”果实了。他满脸怒气地跑来踢馆,却不想被袁守诚一口道破身份以及他私自改动降雨时辰点数的事情,并且袁守诚直言他是逃不了剐龙台上的一刀了。直到这时,傻白甜龙王才终于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,也不管什么赌局了,一秒变怂货,跪地向袁守诚求救。想赢也得先有命才行呀。

尽管袁守诚给泾河龙王指出了一条生路,让他去求皇帝唐太宗,求他为自己向臣子,也是人曹官魏征说情,但是却没想到魏征却在梦中斩杀了龙王。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呀。

陈述至此已经完全可以回答清楚问题了。尽管是袁守诚泄露天机,但是泾河龙王却玩忽职守,利用自己降雨的便利任意妄为。虽然剧中没有提及改动降雨的后果,但是降雨多少都是各路仙人仔细考察,根据此地的具体情况和人们的意愿来定的,咱们都说及时雨,可见一滴水的少,一秒钟的差都可能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,所以我们可以料想,泾河龙王这次真的是玩大了,大到这个坑要用自己的命来填了。

而袁守诚,他就像是一个传播谣言致使他人自杀的“无辜”路人一样,明文规条拿他没有办法,可是冥冥中却逃不了该有的责罚。我想袁守诚应该也是想到了这一点,所以最后他选择金盆洗手,再也不算卦了。

很有意思的是,打鱼的老渔翁,整件事情的直接导火索,直到最后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一念贪心,酒后的一句“真言”会害死了泾河的水神,害的精通黄岐数术的袁守诚此后再不占卜算卦。他所担忧的只是自己此生再也打不来一条鱼了。这不禁让我想起蝴蝶效应,想起当年的那部《搜索》,正是我不杀伯仁,伯仁却因我而死,真是唏嘘不已呀!

作者念念叨:列为看官满意就请点个赞,钱场咱先别捧了,实在想捧就关注吧!甜笑~

五,袁守诚为什么要算计泾河龙王

按道理说,玉皇大帝公务繁忙,象这种刮风下雨的事情,属于小事情,由地方仙官管理就行了,玉帝不必费神劳大驾。

袁守诚泄露天机,逍遥法外,泾河龙王犯天条,腰上挨一刀,仔细想来,内中确有蹊跷呢。

泾河龙所犯之罪,乃是违背了玉帝的旨意,修改时辰,变更雨点之数,这个罪比较重,乃是欺君大罪。

玉帝敕旨下雨,事属寻常,不过是一阵心血来潮,临时起意罢了,袁守诚是个算卦的,就算他是神仙,有未卜先知的本领,他又怎能,钻到玉帝的肚子里,提前猜透玉帝的心思呢?

我怀疑袁守诚这个人,就是玉帝本神,他微服私访,下界玩游,弄出了这么一档子事,泾河龙死的冤呢。

关于袁守诚的身份,还有一种可能,他应该是灵霄宫的人,是玉帝身边的近人,泾河龙曾经得罪过他,他伺机报复,当他偶尔知道玉帝,数日后有降旨下雨的打算后,便下界作妖,诱使泾河龙上当,又恶人先告状,以此激怒玉帝,借刀杀人哩。

西游记中,袁守诚由于有身份,有特殊的来历,所以泄露天机也没事,泾河龙不过是一条小河龙,官小职微,既使被冤枉丧命,也算是白死了。

天道如人道,

遵纪守法好,

劫数来到时,

有罪不可饶!


总结:以上内容就是游戏叉提供的西游中算命先生袁守诚泄露了天机,为何却是泾河龙王被砍头?(西游记中算命先生袁守城是谁)详细介绍,大家可以参考一下。